
洞口融媒7月28日讯(记者:王禹 滕绍忻 通讯员:尹方倩)“最终确认,张辉(化名)、龙香(化名)系甘铃(化名)的生物学父亲、母亲!”7月27日,在洞口县公安局,一场特殊的认亲仪式正在举行,张辉、龙香夫妇终与被拐的儿子团聚,在现场所有人的见证下,他们紧紧相拥,久久不愿放开的拥抱、喜极而泣的热泪为33年的骨肉分离画上了团圆的句号。
3岁被邻居设计拐走 父母苦寻33年
“那天是1992年8月2日,人贩子把我姐姐的儿子从我手中骗走了,这是我一辈子的遗憾。”回忆起小改被拐的经过,龙梅(化名)追悔莫及。1992年,张辉、龙香夫妇因儿子小改生病,小改外婆家旁边刚好住着一位赤脚医生,为方便治病遂将小改带至怀化市会同县坪村镇竹寨村的外婆家暂住。这天,邻居家的上门女婿王有椿以调解家中矛盾为由,先将小改的外公外婆骗至家中吃饭,然后又以带小改到自己家吃冰激凌的名义,从龙香的妹妹龙梅手中将小改骗出后拐走并潜逃。夫妇俩从此踏上了漫漫寻子路,每当听到有关孩子的消息,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赶赴当地核实,寻找孩子的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市。
洞口、会同两地警方接力寻人
会同警方接到张辉、龙香夫妇报警后,追查至邵阳市洞口县石江镇,洞口警方通过照片辨认,确定王有椿就是洞口警方一直在追查的犯罪嫌疑人谭某生,而此人在洞口也有多起同类作案。此后,两地警方开展了大量侦查工作,并将谭某生上网追逃,但因当时条件有限,一直未能突破,小改也杳无音讯。在2014年的一次追逃行动中,谭某生被怀化警方抓获后移交给洞口警方进行集中处理,谭某生系列拐卖儿童案终于告破。经询问,谭某生供认自己拐走小改后,潜逃至河南省安阳市,将小改以2800元的价格卖给了当地一对夫妇,由于办案条件有限,至此线索中断,但洞口警方从未放弃寻找小改,并将小改的被拐信息录入了打拐系统,此后10余年来坚持对信息进行了多次更新补全。
寒来暑往,岁月如流。张辉、龙香夫妇近乎绝望时,在去年年底终于传来了好消息,洞口公安接公安部比中指令,张辉、龙香夫妇的血样比中了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的甘铃,经进一步采血检验比对,终于确认甘铃就是当年被拐的小改。
一通电话唤醒了血脉亲情
“以前都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在网络上看别人寻亲,现在是‘吃瓜’吃到自己身上了。”认亲仪式的前一天,甘铃乘坐了9个小时高铁跨越1371公里从河北邢台来到邵阳洞口。因为被拐时只有三岁半,甘铃没有小时候的记忆,一路上青黄相接的稻田让这个从未来过湖南的“北方人”感到十分新奇,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这个“新”家乡。从确认身份到回乡认亲时隔半年,甘铃内心曾有过犹豫,一边是生身父母的生育之恩,一边是养父养母的养育之恩让他在纠结和挣扎中度日如年,但从警方处得知生父母和小姨33年来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苦苦寻找自己后,便主动要了生父母的联系方式。今年6月7日,甘铃第一次鼓起勇气与生父母通了电话,“你现在生活过得好不好?我们做梦都想着能找到你,带你回家。”正是这通充满泪水与叮咛的电话,坚定了他要回乡认亲的想法。“本来计划想等中秋节的时候再回来团圆,但我想更早一点见到爸爸妈妈,让他们安心。”甘铃告诉记者道。
“宝田侗族伢子回克咯!”认亲仪式结束后,甘铃随父母回到了阔别33年的家乡——会同县宝田侗族苗族乡连道村,乡亲们自发地拉起横幅,放上烟花爆竹,组织腰鼓队庆祝这份迟来的喜悦。认亲宴上,龙香拉着甘铃与亲戚一一相认,多年的期盼化作了亲人之间相拥而泣。“感谢公安部门,感谢这么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帮助我们,太感谢了!”张辉喜极而泣道。
据了解,近年来,洞口公安始终将打击拐卖犯罪、助力家庭团圆作为重要使命,依托公安部“团圆行动”专项工作,在现代警务科技手段的支撑下,累计比中被拐儿童四人,找回失踪人员十余人,帮助了十多个家庭实现团圆。“洞口公安将继续开展‘团圆行动’,整合资源、攻坚克难,助力每一个迷失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。”洞口县公安局政委陈敬杨说。
责编:杨嘉泓
一审:曾林吉
二审:王琛
三审:欧阳恩雄
来源:洞口县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